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唐受命谶 其四 唐 · 不详
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
莫浪语,谁道许(《隋五行志》载此,以莫浪语为李密,谁道许为宇文化及国号)
炀帝(席上同诸人赋)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叠鼓凝笳宴未阑,战尘回首满人閒。
南山翠竹(上声)不起,东海洪波流己乾。
宝驾陆沈池馆尽,锦帆星散水云閒。
空馀仁寿宫前草,遥接雷塘野树烟李密尝移檄州县纪炀帝罪云罄南山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炀帝行逆于仁寿宫后宇文化及炀帝葬于雷塘
丙寅七月十四夜客里梦先大母(先大母:去世的祖母。)醒后追思不己爱写此以纪之一九二六年 清末至现当代 · 林仲姚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林仲姚选集
我生三十年,日浸慈光里。
问暖复嘘寒,抚字(抚字:抚养,·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痴》:“过八九月,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殊周至。
母氏曾归宁(归宁:古传统婚俗,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之行。《诗·周南·蕈》:“归宁父母。”),我留老人喜。
片刻不稍离,关心我行止。
饭食亲烹调,适口不求美。
时或偶行役(行役:此处泛称行旅,出行。·李白《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门闾(门闾:指里巷。此句谓朝暮倚门以待。)朝暮倚。
满座庆期(期颐:指一百岁老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依膝长阴庇。
胡为天不吊(胡为天不吊:吊,恤也。不吊:不吊恤抚慰。《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吊。”),永隔瞬五祀(五祀: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
昨宵旅梦中,整装归故里。
依稀视慈颜,含笑慰游子。
方欲展拜间,蘧蘧(蘧蘧:惊觉貌,《庄子·大宗师》:“诚然寐,蘧然惊。”)寐客邸。
回思乌私情(乌私情:乌鸟私情,成语,古传小鸟反哺老鸟,·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比喻侍亲至孝。),风木(风木:风木之悲的简称。语本《韩诗外传·卷九》:“鼻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喻父母亡故,儿女不得奉养的悲伤。此处引申为祖母弃养。)痛靡已。
太中大夫尚书屯田郎中分司西京上柱国王公墓志铭(并序 明道二年十月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三
公讳利,字兼济,其先沧州青池人。
曾祖杭,江州刺史
祖演,太府卿
父承谦,尚书库郎中
母董氏,漳南县,葬河南伊阙,今为河南人
淳化三年进士第,初调河南,迁著作佐郎,再为秘书丞太常博士,入尚书省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官凡七迁。
始以陕府监税通判阆、澶、沧、定四州,知绛州泾州,改监并州仓,得通判同州,知河南永安缑氏二邑,总十一任。
以本官分司西京
年七十二,天圣四年八月十六日终于缑氏私第,于明道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洛阳大樊原。
不从于先君,用吉卜也。
公幼警悟,始为童,授《诗》于故尚书右丞张公雍。
张公说《诗》,博引经义,听者多所未究,公于下坐,重伸其说,辞约理畅,一坐耸然。
初命河南,会憸人赵赞领务于洛,招权树威,趋时者望尘迎谒,惟公与之抗。
不胜其愤,他日坐衢中,以职事呼公,欲众辱之。
公庄色正辞,不能屈。
留守吕公闻而深器之。
沧州日,阅其狱,有群盗当就死。
公察其气貌,曰是非作恶者,密讯之,颇得其冤状。
公命稽其刑,且大索境内。
不数日,尽得真盗,赖免者数人。
又尝遣三卒至都下,二人者共害一卒,取其赍装,反以其人逃状闻。
公疑其奸,遣吏李密者自郡至都,以物色求之,得其实,二人即伏罪。
其精审皆此类。
定州民居杂戎落,附乡籍者至寡,公招徕抚集,岁益万馀家。
凡为政清简,时与宾朋宴乐,不求皦察之誉,故所至皆便其治。
及去郡,吏民千里候问,岁时不绝,其见爱若此。
雅善谈谑,有酝籍,外为和易,而内甚介。
时亲旧处任柄,未尝一造其门。
再绌皆非罪,一以河决,一坐失举幕属
留滞者累岁,处之恬然。
晚节以歌诗自娱,有集十卷。
私帑屡空,不以概意。
暨疾,语诸子曰:「尝闻之先君,我家自隋世为显族,处环卫方镇者相继不绝,惟未尝典文翰、为从官。
因乱,谱谍散去,恐后世遂亡其传,因命笔授之,其意欲诸子以自进也。
娶李氏,封隆平县君
抚养宗属,有家法。
三男:长鼎,进士第大理寺丞
次震,洛阳主簿
次复,举进士
三女,长适试将作监主簿师雄,先公而亡;
次适耀州华原杨建用;
次适太子中舍孙长卿
孙男四人:夷仲、虞仲、子仲、南仲。
女四人,并幼。
铭曰:
王氏世以材武吏干称,及公始用儒术进,而位不大。
诸子益以自力,王氏其显乎!
窦建德 唐 · 殷侔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四
云雷方屯。龙战伊始。
有天命焉。有豪杰焉。
不得受命。而命归圣人。
于是元黄之祸成。霸图之业废矣。
隋大业末。主昏时乱。
四海之内。兵革咸起。
夏王建德。以耕氓崛兴。
河北山东。皆所奄有。
筑宫金城。立国布号。
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
是时李密黎阳。世充据东都。
萧铣王楚薛举擅秦。然视其创割之迹。
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
唯夏氏为国。知义而尚仁。
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
无淫凶于已。故兵所加而胜。
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等。
甚不同矣。行军有律。
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
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
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
或以建德项羽之在前世。窃谓不然。
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
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
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
庶几孙长沙流亚乎。唯天有所勿属。
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
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
亡也忽然。嗟夫。
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向令运未有统。
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乎中原。
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
胜负岂须臾辨哉。自建德亡。
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
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
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
唐太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
见父老偫祭。骏奔有仪。
夏王之称。犹绍于昔。
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
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
激于其文。遂碑。
笕桥农场杂书 其三 现当代 · 邵祖平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二
玉露凋林满意行,挂书牛角遣人惊。
山村惟听顽童唱,岂识幽忧李密情。
思归八首 其四 现当代 · 邵祖平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培风楼诗卷之七
英雄未遇古犹今,牛角横书李密心。
想拜蒲山应痛哭,万千哀乐付沈吟。
宋颂九首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
《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夫有盛德大业,然后为之文辞;
有粹文俊辞,然后充见乎功业。
德与辞表里,功与文相埒,然后奋为宏休,詀为英声,昭为烈光。
炜炜晔晔,如日之华;
铿铿訇訇,如雷之行。
畅于无前,扬于无上,江浸海流,天高地厚,不有穷尽。
若周之文、武,兴起王业,公旦制作礼乐,成、康积隆太平,宣王亨起中兴,其功伟欤!
汉之高祖定祸乱,文、景崇尚恭俭,孝武却攘戎狄,光武恢复汉业,其功伟欤!
唐之太宗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薛举、辅公缠;
明皇太平公主,相姚、宋,开元三十年瘅平;
宪宗杨惠琳、刘辟、吴元济,复诸侯地数千里,其功伟欤!
我国家太祖武皇帝,一驾而下泽潞,再矢而定维扬,三揖而纳荆、潭,四指而收蜀、广,五征而平江南
太宗文皇帝,克绍前烈,亦既践祚,南致淮、海数十州之地;
才谋顺动,北缚并元四十五年之寇。
真宗章圣皇帝,暂临澶渊匈奴丧威堕胆,迨今四十年,乐我盟好,不敢瞂马而南。
今皇帝在明道之初,独临轩墀,躬厥庶政,神谋睿断,如雷之动,六合莫不震焉;
发号施令,如风之行,万民莫不见焉。
登仕哲艾,剪锄奸恶,天清地明,日烛月霁。
其功也如此,鸿烈景铄,乃可作为歌、诗、雅、颂,流于金石,被于管弦,报天地而奏宗庙,感昆虫而和夷貊矣。
故周有《清庙》、《生民》、《臣工》《、天作》、《閖睶》、《勺武》,汉有《中和》、《乐职》、《圣主得贤臣》,唐有《晋阳武》、《兽之穷》、《泾水黄》、《奔鲸沛》、《淮夷》、《方城》、《元和圣德》诸篇。
臣介窃拟前人,辄取太祖、太宗、真宗、陛下功德之尤著见者,为《宋颂》九篇。
臣虽齿发坚壮,未为衰老,自视材智甚短,施之于事,无毫发所长,虚生盛明之时,真以为愧。
然文采晦昧,体格卑脞,不足以称述四圣君之耿光,亦庶乎万一有以助太平之颂声云。
丐妪叹 明 · 苏仲
北风气寒天雨雪,老妪向人频泣血。
我心恻然一问之,收泪含悲来景说
妪身本是良家人,出门三十夫从军
夫遭瘴疠死逆旅,无何已作他乡魂。
自从夫没家窘索,有女无男自织作。
养成小女二八年,颜彩明珠照秋洛。
富室有儿求为婚,我道前缘天作合。
遣媒问我竟何须,愿言于我终身托。
眼中小女幸有孙,我拜皇天生死乐。
岂期婿死孙承家,视我不顾如泥沙。
开门逐我出郊野,草眠露宿惊虫蛇。
气疲力乏眼昏黑,道旁丐食无人嗟。
老夫闻说空叹息,母氏劬劳真罔极。
母氏何从得此身,太母不是天涯人。
爱母不爱母之母,但知有干不有根。
推恩至近乃如此,心肝岂死何湮沦。
木落犹能粪其本,兔悲狐死伤其邻。
孙有太母不能养,岂徒义薄如秋云。
襟裾马牛不足比,直与枭獍为等伦。
是儿是儿谁与群,我言可鄙终可闻。
万一天地能回春,收拾此妪多殷勤。
桑榆竟可收馀曛,未必李密专其仁。
杂咏一百首 其七 田横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南面称孤贵,西京谒帝卑。
谁能如李密,更望一台司。
唐太宗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镡津文集》卷八
太宗始视文静于系狱,何忧天下之急也隋大业间刘文静坐与李密连姻系狱。太宗入视,乃谓曰:「今看卿非儿女情,与卿图大事也。」)
谏班师于霍邑,号哭以感,何忠孝之义合高祖初起义师西图中国,隋将宋老生据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议还太原太宗欲须入咸阳高祖不纳,号泣声闻帐中。)
建成、元吉,何循大义也武德九年建成元吉谋害太宗,事泄,太宗尉迟敬德等九人入玄武门,诛于临朝殿前。)
与可汗刑白马而盟之,何信行于戎狄也太宗登极初,可汗泾州总兵百万,至渭水便桥。太宗独上,以轻曜军容。可汗见,惧而请和,故刑白马盟于便桥上而去。)
拒德彝之谄,何沮天下之佞人也贞观初,奏《秦王破阵》乐曲,封德彝对曰:「陛下以圣武戡乱立极,奏乐象德,定文容以为比。」上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公谓文容不如蹈厉,斯言过矣。」)
突厥胥乱,以其无罪于我,不乘便而讨之,何赏罚之有礼也贞观初突厥诸部叛,讨之而兵叛,群臣请乘便讨之。上曰:「岂有新与之和,乘其乱而灭之邪?纵部落尽叛,六畜皆死,朕终不讨,待其有罪而后擒取。」)
议不屡赦,何赏罚之正也太宗谓群臣曰:「赦有罪,乃不轨辈。古语:『一岁再赦,好人喑哑。』故朕不频赦,庶得四海安泰也。」)
杜淹论乐,何知政也太宗初奏新乐,谓侍臣曰:「礼乐之作,圣人缘物设教,以为樽节,治之隆替,皆由于此。」御史大夫杜淹曰:「前代存亡实由于乐,故陈之亡为《玉树后庭》,齐之亡为《伴侣》,行路闻之,莫不悲泣。」上曰:「不然。夫音乐之感人心,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将亡之国其民心苦,苦心所感,闻乐则悲,何有乐声使人悦者悲乎?今《玉树》、《伴侣》,其音具在,今公奏之,公则不悲耳。」)
孔颖达论藉田,何知经也贞观初藉田,方田,给侍中孔颖达曰:「按礼,天子于南郊,诸侯于东郊。晋武于东南,今于城东,不合古礼。」上曰:「礼缘人情,亦何有定?《虞书》云『平秩东作』。朕今见少阳之地,田于东郊,盍其仪也,亦何不合于古礼者哉!」)
罢营阁之议,何惜民力也(群臣以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上曰:「朕德惭汉文,岂可过劳民力?」竟不许。)
几致刑厝,何天下之有教也!
居不闭户,行不赍粮,何天下之廉让也贞观四年冬,断刑二十九人,几致刑厝。岭外之户不闭,行旅不赍粮也。)
赴刑者应期而毕至,何天下之无欺负也贞观七年冬,亲录囚,死者三百九十人。令明年秋来就刑。至是毕集,而诏以原之。)
魏徵之言,何与人为善也太宗魏徵谏争,见于本传甚众。)
自古称禹、汤、文、武,所以为禹、汤、文、武者,正以其由仁义之道而王天下也。
如后世以仁义而为王者,犹禹、汤、文、武也。
吾读《唐书》,得太宗之事如所述者不可胜举。
原其所归,皆趋仁义,要其与禹汤异者亡也。
当时论者谓太宗大度类汉高神武魏武
汉高寡文德,而魏武不及霸道,恶可与太宗拟论乎?
惜哉!
欲用周礼治,而房、魏辈不能赞成之;
如使王通未丧,唐得用之文中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则抱《周礼》以从之。」),则卜年卜世,何翅乎三百一十六也?
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太宗之作,真王者也,而不偶文中子,可叹也哉!
纪游十首 其八 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轩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
如何天夺尽,真率社中人(自注:谓元邃。)
满江红 忆旧游寄金沙王弓铭张杜若徐岐雍史兼三诸子仍用学士来韵 清 · 陈维崧
 押质韵
曾记中原,与数子、挥鞭竞出。
同凭吊、园空石尉,城荒李密洛下金墉城,李密城也。)
夜卧戍楼风咽鼓,晨题败驿霜胶笔。
更月中、带雪上轘辕,奇无匹。

战场内,碑填漆。
丛祠外,灯摇日。
忆并鞍舞蔗,分筹赌
往事铲来如削草,新愁制就同煎术。
算倩他、白日系长绳,嗟无术。
何㮚言天下五可忧书 南宋 · 王以宁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二
窃惟阁下以雄词大笔屈天下之豪杰,以亢烈疏亮、中立不倚自结当宁一人之知。
抗章请郡,足未出阙,明日禁中出片纸御宸翰,留公为中执法,天意特达,岂徒然哉?
殆欲闻天下之言也。
人主不得闻天下之言,则天下之事去矣。
一旦慨然而悟,赫然而断,惕然有忧天下之心,则治乱安危成败之几,如反覆手,此岂非天下之庆乎?
阁下盍亦正心诚意,求天下之事,以裨圣主之聪明。
凤鸣朝阳,士类幸甚。
方今天下有甚可忧者五,请为阁下略言之:盗贼充斥,一可忧;
奸雄跋扈,二可忧;
夏人陆梁,三可忧;
契丹复振,四可忧;
金国旅拒,五可忧。
河北山东之盗,少者数百,多者数千,白昼横行,掠人妇女,剽人资产,巡尉不敢抗,县镇不能守,滋蔓侵淫,未见消除之渐。
使皆庸人野夫,其志不过于避徭役、掠衣食、脱寒饿,何足忧哉!
万一其间有虓勇如项籍,雄鸷如李密辈,起而凭之,则乐祸之徒云集飙至。
此愚之所忧者一也。
郭药师辽东一小羌尔,左右卖国,见利斯动,岂复知有名义者?
封崇之,栽培之,羽翼已成,头角已露,无爱民之心,竭取而后已。
常胜之兵日增而不休,争养义儿,阴蓄死士,贪婪无耻之流乐为之肘腋。
其志不在范阳节度使,大则为侯景、安禄山,小则为田承嗣、王武俊之所为,吾之所以备禦,未知其策。
此愚之所忧者二也。
金肃军西行直灵武者,夏人保此蕞尔之地,犹能与上国争衡。
浮梁以东,胜州之沃壤,金国取之以遗夏人,此孙权荆州以斗曹氏之意也。
夏人得胜州,其可遂已乎?
假以岁月,人饱马肥,控弦南来,其志欲得李克用之所据、刘继元之所巢而后满,阁下试图将帅孰可以付?
此愚之所忧者三也。
契丹虽失国,种落不下十万,蹒跚乎松漠阴山之下,其心未尝一日忘汉也。
云中之民,王灵弗加,归汉之心,似或中变。
使耶律延禧置胆于座,少洪天祚之风,不忘其主,则云中之众填然跃而附之。
少康以一旅复旧物,虽非所及,而城濮之役,司马尚在,吾独无忧哉?
此愚之所忧者四也。
以阿骨打之勃兴,吴乞买之保聚,粘罕之机警,加以汉人如白公旦、杨朴之流相与辅相之,缓则邀我金帛,贪婪无厌,急则惊我边圉,战守无人。
燕山岁计已不翅一契丹,女真之锡予复过一契丹,饿虎之喙,何时而足耶?
此愚之所忧者五也。
盍亦知所以消忧之道乎?
清心省事,一言而足矣,盖清心省事则吾民之衣食足,衣食足则盗贼消,盗贼消则国势强,国势强则奸雄息,奸雄息则夷狄畏怀,太平无象之福,与天下共之,岂不乐哉?
议者以谓燕云既归中国,遂可寝兵。
此腐儒之谈尔。
吾知汲汲清心省事,果断而力行之,则横赋暴歛不作,吾百姓下有缺句。
吾之所以后徐起而讨之。
平州张瑴勇而善守,宜州之韩庆民沉毅而有谋。
云中之苏京,妫、归之二三大姓,吾遣一介之使慰安其心,使为前掎后角、旁冲直捣之援。
燕山之民田可以为屯田,燕山之丁壮可以为弓箭手,常胜之兵可以分隶诸将。
药师萧然一降虏尔,循理则拊之,跋扈则诛之,何忧哉?
夏人陆梁,则当谨河东之疆圉。
契丹复振,则当怀云中之旧民。
金国之势,目前初若强盛,岂有连兵累年,政在权贵,再世而无事者?
加以汉人之无赖者,非心悦而诚归之,岂无谗慝发于君臣父子之间?
迟以数年,女真复为散部落矣。
此五者初固甚可忧,圣上今日赫然独断,慨然力行,则反手之间,转忧为乐。
此又系于阁下之一言尔。
阁下朱颜绿发,年未四十,黑头三公何虑不作?
名义至重,愿自厚爱。
仆有数谈,有大于前所云者,交浅言深,今未可也。
愿阁下无负圣主特达留公之意,天下幸甚(《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七。)
「则横赋」以下数句,右引作「则横赋暴敛不加于百姓,有梗吾之化者吾徐起而讨之」。
李绩绘像元祐二年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八、《潏水集》卷七、《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二三
唐太宗尝因燕閒顾谓李绩曰:「欲托以孤幼,思之无如卿者,卿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
齧指出血为誓。
高宗将立武后,众皆以为不可,后问曰:「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及外人」?
立后之议遂决。
予尝过渭北九嵏山,见英、卫皆陪葬昭陵,英公墓域高大,特为立阙,乃武后厚葬以报之。
敬业欲兴复而不能,不知祸本于其祖,一言丧邦,若此其甚乎!
元祐丁卯清明日,李某履中题。
应诏言事状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
臣闻位卑而言高,罪也;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七月二十三日伏准省劄,七月十六日三省同奉圣旨:「秋阳亢旱,飞蝗在野,星变数见,朕心惧焉。
意者政令多有所阙,赏罚或至不当。
朕惟侧身求应以实,卿等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务塞灾异之原,称朕寅畏之意」。
七月二十一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劄与侍从台谏两省官照会,仍依今月十五日已降指挥,各条具时政阙失奏闻」。
臣伏读圣训,中夜以兴,思所以对。
欲遂言之,则惧位卑言高之罪;
欲嘿而已,则又恶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之耻。
退自惟念,与其忍耻以生,曷若获罪以死!
况圣明在上,容受强直,万无获谴以死之理,臣何忌而不言?
伏读圣训,曰:「秋阳亢旱,飞蝗在野,星变数见,朕心惧焉」。
臣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也。
谨按《春秋》书不雨、书旱,夫旱亦不雨,奚又书旱,得非旱比不雨加甚乎?
且《春秋》书旱,必于夏秋,不雨皆于春冬。
周之夏秋,则建午建未建申,皆其月也。
是时天或不雨,则盛炎曝物,立致枯槁,故《诗》云:「旱既太甚,赫赫炎炎」。
不雨虽无是酷,然甚者亦兼旱焉。
如文二年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年十三年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是也。
虽皆历而不言旱者,盖事起春冬,不可书旱;
已书不雨,则不可中变言旱。
故但撮其月总言之,欲人观之则知旱居其间,且见其灾之久也。
若不为灾,经自不书,故经无书一时不雨者,不为灾也。
惟庄三十一年不雨者,盖讥庄公不雨犹不惜民力,明年春又城小谷也。
其他不雨必踰时而后书,为灾之深浅睹文则辨焉。
冬十月不雨至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者,则见犹有救也僖公二年。)
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二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十年十三年。)
是一岁之望尽失也。
八月虽雨,已后时无益,故略而不书。
不为灾者但书时庄公二十一年。),为灾轻者书首月僖公二年、三年。),重者总始末而言文公二年十年十三年。)
书法如此,正欲别为灾之轻重,而传云「不雨不为灾」。
夫万物须雨而生,须雨而成,一时愆亢,犹有所损,且不雨有几,称年者三文公二年十年十三年。),安可谓不为灾乎?
《谷梁》谓一时不雨为闵雨,历时不雨为不闵雨。
僖公果有志于民,则必不爱牲币,恳请祷祈,经亦必书,如《诗》之《云汉》,以著其善。
今但云不雨,则爱民之意于何见乎?
陛下深问秋阳亢旱,诚得《春秋》书不雨之微旨。
宣王忧旱之诚,不过祷于先祖以及山川鬼神,盖祀典之正,非若今徼福于佛老氏,为异端之教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不雨之旨,躬行周宣忧旱之诚,以应天可也。
飞蝗在野,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隐五年书螟。
《释虫》云:「虫食苗心曰螟,食叶曰螣,食节曰贼,食根曰蟊」。
李巡曰:「食禾心为螟,言其奸冥冥难知也;
食禾叶者,言其假贷无厌,故曰螣也;
食节者言其贪狠,故曰贼也;
食根者言税取民财货,故曰蟊也」。
孙炎曰:「悉贪残所致,因以为名」。
郭璞以食处为名。
陆玑疏云:「旧说螟、螣、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之言耳」。
《会议》曰:谷,民之司命也,《春秋》书灾异,虽螟之为害,必详而录之,此亦重民命之至也。
汉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独不入中牟
今州县吏贪墨残民,远朝廷万里,近亦数百里,陛下不得而见之也,怨嗟之声陛下不得而闻之也。
故天出灾异,自淮以南,飞蝗蔽天,以告陛下耳。
守令之间,岂无一人如密县中牟者乎?
臣愿陛下严戒监司守令,有贪墨残民者,必罚无赦,是应天以实也。
星变数见,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刘向以为君臣乱于朝,政令亏于外,则上浊三光之精,五星赢缩,变色逆行,甚则为孛。
北斗人君象,孛星乱臣类也。
时中国既乱,夷狄并侵,兵革纵横之应也。
鲁昭十七年,有星孛入于太辰,刘向以为时楚强,宋、卫、陈、郑皆附之,此孛彗流灾所及之效也。
鲁哀公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孛入于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楚灭陈之应。
是春秋星变,皆以夷狄陵中国也。
今年正月壬辰其日岁旦,风从乾位来,风为号令,乃号令不时之沴。
戊午雪,阴盛阳微之沴。
三月丙申,日有背气如仰瓦,其夜大雨雹。
癸卯夜,月入大微。
己酉,日复有背气。
丁巳立夏,其日风从艮位来。
五月癸卯夏至,风亦从艮位来。
皆与正月壬辰同占。
七月丙申太白经天,法曰昼见午上,星家谓去日四十七度差远,故见。
臣谓不然,《易》曰「日中见斗」,岂谓去日远也?
其夜月入氐。
壬寅夜,月掩垒壁阵星,又流星出天市。
癸卯夜,月入羽林军
乙巳,日左有珥。
丙午夜,汉星出天市。
癸丑夜,流星出织女,又月犯井。
丙辰夜,流星出辇道。
此皆《春秋》之所畏也。
又如六月庚寅朔,日有食之,此又变之大者。
臣谨按隐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其后戎执天子之使。
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宿在毕,主边兵夷狄象,后狄灭邢、卫。
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时戎侵曹。
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后狄伐邢,徐取舒,楚灭弦。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后楚伐郑,狄灭温,楚伐黄。
十二年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时楚灭黄,狄侵卫、郑。
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后秦晋侯,楚败徐于娄林。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楚灭江灭六。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楚灭舒
八年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楚庄遂强诸夏,观兵周室。
十年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后楚灭萧、成。
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后楚灭舒、庸。
襄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比食又既,象阳将绝,夷狄主上国之象也,楚子果从诸侯伐郑。
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八年之间,日食七作,祸乱将重起。
昭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后楚灭陈、灭蔡。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时吴灭徐,楚围蔡。
定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后楚灭顿,吴败越。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周室大坏,夷狄主诸夏之象也。
明年,中国诸侯从楚围蔡,以楚为京师
由是推之,日食皆为夷狄侵中国之应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书日食星变之旨,躬行宋景一言之善,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意者政令多有所阙,赏罚或至不当」。
臣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而修政事以恭禦厥罚也。
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昭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士文伯晋侯曰:「不善政之谓也。
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谴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
是天变系于政令之阙也明矣。
鲁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啖氏云:「庄王宠篡逆以黩三纲,不能法天正道,故去『天』字以贬之」。
斯言当矣。
夫圣王砺世之术,惟赏罚而已,赏当功则锡命一人而万邦怀,若《师》之九二是也。
若宜罚而赏,则一篡弑而乱臣贼子接迹而起矣,然则去「天」字以贬之,以明赏罚天之公理也。
是天变系于赏罚之不当也明矣。
政令之阙有十:监司牧守数易,一也;
州县差役不公,二也;
孤寒困于举将,三也;
吏员太冗,四也;
任子太滥,五也;
朝令夕改,六也;
衣服无章,七也;
狱讼多冤,八也;
酷吏残民,九也;
部胥阨塞衣冠,十也。
至如赏罚不当,殆有甚焉。
如近日宿州诸将,臣窃谓赏太重、罚太轻。
太祖皇帝亲征晋阳,北戎来援,太祖令何继筠分精骑数千拒之石岭关,斩首千馀级,其后遂平并州
其功可谓大矣,止拜建武军节度而已。
李汉超太祖李重进,关南之功亦大矣,及卒,太宗皇帝止赠太尉、忠武军节度而已。
宿州之役,比之晋阳、关南之功,不啻九牛之一毛,而诸侯超拜官爵,加继筠、汉超数等,有如平北虏、恢复中原,不知何以赏之?
周世宗屡为刘旻所败,遂大燕将士,斩败将何徽、樊爱能等七十馀人,军威大震,果败高平,取淮南,定三关。
夫一日戮将七十,岂复有将可用?
世宗终能恢复如此,得非巽懦者去则勇敢者出耶!
太祖初有天下,尝谓:「唐宗姑息将士,朕则不然,惟有剑耳」。
诸将股栗。
削平僭乱,捷如破竹。
自靖康板荡,将四十年,国势不竞,日就多靡,宁有他哉,罚不必行,将不用命。
近者宿州之败,士死于敌及为庸将所误而死者数千人,积尸如丘,馀胔满野;
而误国败军之将,乃以宿州所得之金厚赂权贵,巧为游说以自解,偃然安处善地而戮不加焉。
籍没不行,诛戮不加,上天见变,昭然甚明。
愿陛下信赏必罚,以太祖为法;
号令将士,以五代为戒。
断然必行,正心诚意,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朕虽侧身求应以实,卿等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务塞灾异之原,称朕寅畏之意」。
臣又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而去华务实,求实言以自儆也。
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庄七年四月辛卯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刘向以为天垂象以视下,将欲人君防患远害,非以自全安也。
如人君有贤明之才,畏天威命,若高宗祖己成王泣金縢,改过修政,立信布德,存亡继绝,修废举逸,裁什一之税,复三日之役,节用俭服,以惠百姓,则诸侯怀德,士民归仁,灾消而福兴矣。
呜呼,向之言可谓深切著明,求应以实者也!
人君如堂,人臣如陛。
堂岌乎其高,其情与下辽绝,固难以喻;
陛隤乎其卑,其情与上辽绝,固难以通。
岂上下之情不合也,其患有十焉,上之患七,下之患三:愎谏以拒人,饰辞以文过,作威以临下,恃智以衒物,矜慧以取胜,自广以狭人,耻过以作非,君之患也。
便辟、善柔、便佞,臣之患也。
愎谏以拒人,晋惠是也;
饰辞以文过,文皇是也;
作威以临下,汉是也;
恃智以衒物,德宗是也;
矜慧以取胜,显宗是也;
自广以狭人,汉武是也;
耻过而作非,灵帝是也。
人主有一于此,则便辟之臣进矣,善柔之臣进矣,便佞之臣进矣。
便辟之臣进,衣冠皆逢迎也;
善柔之臣进,俯仰皆媚悦也;
便佞之臣进,语言皆捷给也。
如此而欲臣下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是犹植曲木而望其影之直也,不亦难乎?
自古听言纳谏,莫若尧舜
恶直丑正,莫如桀纣
尧舜明四目,辟四门,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塞也。
桀纣醢谏臣梅伯,剖直臣比干,虽有关龙逢,三人不能救也。
秦二世赵高为腹心,刘、项横行而不得闻;
汉成帝王章,王氏移鼎而不得闻;
灵帝陈蕃,天下横溃而不得闻;
梁武朱异,贼臣斩关而不得闻;
隋炀帝虞世基李密称帝而不得闻;
唐明皇张九龄,安、史胎祸而不得闻。
陛下自即位以来,号召逐客,时与臣同召者,张焘、辛次膺、王大宝、王十朋。
已去矣,次膺去矣,十朋去矣,大宝行将又去,惟臣在耳。
今臣复以瞽言妄发,是臣又将去也。
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启人主意,一激切则近讪谤。
辛甲七十五谏,刘安世胡宗愈至二十四章,谏者不餍其黩,而听者不厌其烦。
今言一出而亟迁,疏朝奏而夕罢,言者不得尽其意,闻者莫不骇其迁。
张震、王十朋之去,士莫不扼掔结舌,以言为讳,而欲塞灾异之源,称寅畏之意,臣知其必不能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之旨,亟改前日之弊,推诚务实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劄与侍从台谏两省官照会,仍依今月十五日已降指挥,各条其时政阙失奏闻」。
臣终有以见陛下至诚忧灾,思闻时政阙失而惕厉以自改也。
臣闻之《诗》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传》曰:「命百官箴,箴王阙失」。
夫古之圣帝明王,衮职不云无阙,而欲补其阙。
王政不云无阙,而欲箴其阙。
大哉言乎,此亦陛下闻阙失之意也!
臣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明年三筑台,圣人书以恶之,谓其不畏天戒而劳民也。
今天变屡见,而土木之役踵相蹑,怨讟嗷嗷,口众我寡,台谏不敢指陈,侍从不敢睥睨,陛下居渊涓蠖密之中,必不尽知也。
陛下天资仁俭,岂肯知而不戒耶?
臣又闻道路之言,诸军阴遣悍卒,白昼于市井捉人,手执挺以度人长短,有及则者即三数卒拥入军中,谓之拖军。
怨愤之声,所不忍闻,士民相戒,不敢入市。
辇毂之下,有此冤抑,况千万里之外乎?
臣又闻陛下即位之初,大赦天下,文臣自承务郎以上各转一官,斯言一传,天下鼓舞。
今乃以一人之言,格二百员朝请大夫转行之命。
夫议赦之日,知其太滥,削之可也,勿许转行可也。
大赦已行,方以为滥而格之,失大信于天下,复有大于此者乎?
《传》曰:「主贤臣直」。
《语》曰:「邦有道,危言危行;
无道,危行言孙」。
夫非主之圣则臣不容直,非有道则言不敢危,惟陛下上法尧舜,留意裁择(《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七。又见《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六。)
「劄」下原有「典」字,据文意删。
江东丐祠状甲辰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六
某迂疏一介,摈黜累年,遭逢改弦,拔拭予节。
甫踰半载,未效寸劳。
甚恋明时,亦贪荣禄,然大义有当引去,虽一朝不敢安。
重念某堂有偏慈,身为长子,昨离亲膝,起居甚安,继得乡书,痼疾时作。
秋末安人归,窃知臂痛未愈,某晨夕兢惧,眠食俱废。
李密有云:尽节日长,养亲日短,时年四十尔。
明年六十,养亲之日尤短。
于每登高望远,动顾云之念,抚时惊节,思爱日之言,未尝不慷慨流涕也。
兼某向来立朝补外,率以罪去,入则无词以白大人,出则无颜以对亲友,皆缘嗜进,且昧见几。
幸今未获罪戾之前,若不早决归休之计,是于末路,复蹈前车
欲望朝廷特赐敷奏,陶铸宫观或待次便家小垒,不惟白头母子得以团栾,亦使四方之人皆知某今者之归出于自请,而非为人之所驱逐,可以洗涤平生之谤议,保全晚节之廉耻。
仰祈洪造,俯察危衷。
知人论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云溪居士集》卷一五
《书》言尧畏壬人,而以知人为难。
壬人,共工也。
共工静则能言,用则违之;
言则甚巧,行则甚拙;
色则淑令,心则匪臧。
夫有言而实不至,善外而衷不称,视之似君子,察之为憸人。
苗莠乱真,朱紫夺色,人物之难知,而圣哲之所不敢易者也。
然听言而观行,行既形而真妄之言辨;
视色而察心,心已得而情伪之色分。
静言庸违,象共滔天者,尚可以表里参察而无失也;
至有静则无言,用则成效,言则非巧,行则可观,色则未令,心则甚善。
视其初,真忠臣良士也,无纤芥之可疑;
至其终,或腹心不可保,而违负顾托,背忘德义,以败大事者。
人之难知,一至于此,可不慎哉!
徐世绩黎阳之富,据李密之地,西界于汝,北抵魏郡,东济于海,南临大江,人众土宇,足以为功矣。
不自以为功,而使李密献之,终始之际,有可观者。
及平建德,俘世充,破延陀,降突厥,所至尽力,动有成效,又非行与言违、心与貌异者也。
文皇谓之忠力可托大事,至于断须和药,以治其疾,所以待之者至矣。
文皇既没,高宗即位,宠以三事之任,委以宗社之计,隐然以元功重德,为国老成,人君恭己,视其所左右以为轻重。
于斯时也,当挺然特立,与社稷存亡,临大节而有不可夺者,捐躯碎首,无所顾吝。
至立武氏,高宗迫众议而未决,视其言以定可否,利害之几大矣;
乃忘公徇私,图宠避难,不肯正救,至谓为天子家事。
无忌、遂良,见诬至死,无一言论列,低徊循嘿,与义府、敬宗之徒相为表里。
李密何厚,忘文皇何速欤!
盖世非本忠义,而能厚李密,善观形势,以要可喜之名者也。
神尧之兴运,文皇驰骋而经营之,密之骁雄,犹为降虏,人众土宇,岂之所能保哉?
知其不可有也,由己上之,赏不加厚,而负掠美之名;
归之于,义不忘旧,而无失赏之患。
文皇见其一不见其二,视其外不察其内,未尝少加意而参校利害,审观情势,按其迹以为忠义而信之,误矣。
人之难知也如此。
夫利小则舍利而为义,利大则去义而徇利,包藏隐匿,相时而动。
奸憸之尤者,常出于此,不可不知也。
故人主贵知人。
夫人之难知,虽尧舜不敢以为易。
然人主知尧舜之不敢以为易,则人可知矣。
天下事常失于慢易,而得于艰难。
慢易则简略,简略者,白黑在前,有所不见,钟鼓在侧,有所不闻,而况深厚之情貌乎?
艰难则审详,审详者,体物相形,长短必见,志趣左右,真伪斯得,参考疑似,虽情貌之深厚,无所藏其微,人之所难者,终亦可以无难矣。
高祖论平、勃之才,世宗托金、霍之重,卒赖其用,以安社稷,言若符契,无有僭差。
嗟乎!
高祖、世宗之智未优于文皇,然而所知异效者,则亦有难易、详略之辨也。
喜陈中阁刘三台二公入会陈绍文刘维嵩 明 · 庞嵩
 押词韵第十六部
石门控沙表,空中见中阁。
洒洒遗世氛,勇脱簪缨缚。
蜿蜒迤三台,乌石层城角。
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东西各天隅,乌兔自腾跃。
梦寐隔蒹葭,中央讵能泊。
幸有缩地缘,共赴香山约。
九老联衣冠,七贤岂遗落。
江湖轸忧君,窈窕聊寻壑。
出岫云何心,归飞鸟自乐。
沉吟续骚雅,图书阐河洛。
与之同逍遥,翱翔遍寥廓。
秋夜杂感五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蒋德钧
 押鱼韵 出处:蒋德钧辑
延颈望亲舍,重亲正倚闾。
荏苒日月速,问寝七年疏。
薄俸无菽水,徒令晨昏虚。
李密行乞养,黄香更读书。
讵能称小隐,且自耘锄。